- 時間:2025-06-17
- 點擊:0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古浪縣泗水鎮(zhèn)圓墩段明長城。
馬牙雪山下的明長城。
文保人員對長城受損部位進行檢查保護。
民勤縣的明長城。
天祝縣墎子坪的明長城烽燧。
長城保護站工作人員正在巡查長城烽燧。
天??h的明長城。
在河西走廊東端,629公里漢明長城如蒼龍蜿蜒,串聯(lián)起武威三縣一區(qū)的歷史記憶。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武威長城正迎來系統(tǒng)性保護傳承的新契機。
近年來,武威市將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持續(xù)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機制,設立市長城文化保護研究中心等市縣長城保護專門機構,聘請215名長城保護員分段巡查,構建“四級”文物安全巡查檢查機制,用心用情推進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同時,嚴格落實長城保護“屬地管理”責任,全面提升長城保護管理水平,利用無人機等科技手段與實地巡查結合,多部門協(xié)作加強涉建項目監(jiān)管,嚴格將長城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等強制性內容作為實施用地管制和規(guī)劃許可的重要依據,筑牢長城保護防線。在蘭張三四線、西氣東輸?shù)戎卮蠊こ讨新鋵嵨奈锉Wo審批前置。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扎實推進——
武威市積極謀劃儲備長城保護修復和展示利用項目25項,概算投資2.3億元,逐步實現(xiàn)長城保護從搶救性到預防性、單邊到集群、本體到周邊環(huán)境風貌整體保護的轉變。目前,明長城涼州段保護展示項目等10個項目已竣工,投資4807萬元;武威市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風貌提升等8個項目正在實施,投資約4700萬元。
長城文化內涵挖掘同步發(fā)力——
武威市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價值,通過田野調查、民間走訪形成長城資源庫和“路線圖”,收集整理各時期軍事防御、歷史事件、地理環(huán)境、民族文化等歷史資料,多維解讀文化內涵。去年以來,推出《令居塞在武威》等26篇研究文章和21條視頻宣傳片,深入研讀武威長城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講好長城故事,助力文旅融合。天??h保護站站長溫占蓮帶領團隊常年奔走在長城沿線,落實保護措施、宣傳法規(guī),她表示:“作為基層長城保護工作者,守護長城就是守護民族記憶,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p>
武威市長城文化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崔德禎表示,將落實新時代文物工作總要求,強化安全管護,挖掘長城文化內涵,弘揚長城文化,加力推動長城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目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特色展示點建設有序展開。武威正以長城文化為紐帶,連接歷史與未來,讓這份中華民族共享的文化基因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高檣?田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