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8-04
- 點擊:1099
- 來源:隴東報
眼下正是黃甘桃上市的好時節(jié),走進位于寧縣新寧鎮(zhèn)井坳村的欣慧黃甘桃保種基地,一個個青中帶黃、黃里透紅的黃甘桃掛滿枝頭,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搬運、裝箱。
“今年我們新寧鎮(zhèn)井坳村這個桃園預計總產量在7萬斤以上,桃子的商品率還可以,果面、果品、果質、個頭大小都比往年有所提升,產值預計可以突破80萬元?!睂幙h欣慧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朱小剛告訴記者。
黃甘桃的豐收,帶動桃園周圍群眾前來務工?;葜伊x是寧縣新寧鎮(zhèn)井坳村人,這幾天,他正忙著在桃園里采摘黃甘桃,而惠忠義的妻子則在桃園里裝箱。自從黃甘桃基地建成后,惠忠義和妻子在農閑時節(jié)一直在桃園務工。
“我今年從正月開始就一直在桃園干活,前季主要工作是鋤草、防蟲害,最近這一段時間就是摘桃,我每天能干九到十個小時,每小時十元錢?!被葜伊x說。
黃甘桃作為寧縣的特產之一,因其果實飽滿,肉質細、纖維少、味蜜甜而久負盛名,但是由于這些年栽植方法傳統(tǒng)老套、生產管理技術落后等原因,黃甘桃種植面積日漸萎縮。今年,新寧鎮(zhèn)井坳村的黃甘桃種植基地在桃園內建設起了冷棚,以此來應對霜凍、冰雹對黃甘桃產量的影響,并采取多種方式來提高黃甘桃的商品率。
“今年我們和陜西楊凌的技術員統(tǒng)一協(xié)商搭建了冷棚,改變了以往農業(yè)靠天吃飯的宿命,有效地防范了霜凍、冰雹。從技術規(guī)范上講,今年我們采用的是天然肥料,沒有使用化學肥料;在用藥方面,我們采用的是人工熬制的‘土辦法’藥,這有效地提升了果品的口感和質量?!敝煨傉f。
目前,經過科學優(yōu)選改良,栽培試驗、推廣栽植,寧縣黃甘桃品種增加到15個,主要有寧黃一號、寧黃二號、寧黃九號、寧白五號等,栽植面積也日益增加,達到1000多畝,產量穩(wěn)定在500噸以上,黃甘桃栽植初步呈現出區(qū)域化布局、規(guī)模化生產、產業(yè)化經營的發(fā)展格局,使得黃甘桃這一寧縣知名特產又煥發(fā)出了新生機。(記者曹康 通訊員陳龍)